14
2021-1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适用的主体是我国境内的单位和个人。单位包括法人,也包括未取得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也包括进入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适用的地域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之内。生效的时间是1996年4月1日。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包括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和具有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还包括与固体废物具有相同特性和污染防治要求,可以与固体废物共同控制而又未被纳入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范围内的高浓度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调整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行为规范,既包括治理已产生的污染,还注重污染的预防;既包括单纯的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还着眼于不产生、少产生固体废物或对已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同时,对产生、排放、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到处置固体废物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4、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因为我国已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防止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废水污染环境的防治和废气污染环境的防治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由于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有许多特殊问题,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因此,也不适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4
2021-12
我们可以怎么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呢?
自然资源短缺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双重压力,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对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是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的有效途径和最佳办法。许多国家正致力于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实践与研究。我国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着“三低”:人均占有量低,矿产的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2;资源的利用率低,属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型”,浪费严重;固体废物资源化程度低,一般不到20%,而其余的80%作为废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般来说,固体废物都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就我国来说,工业废渣、废矿的年排放量为6亿吨,这些固体废物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稀有金属和建筑材料,仍可开发利用;废金属资源的社会积蓄量达6亿吨,每年至少有3500万吨可以回收利用,价值在220万元以上;城市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含有可循环再用的纸类、纤维、金属和玻璃等,有的固体废物能焚烧发热,用来发电和供热;有机物质含量高的垃圾(如粪便),可以通过发酵,集中回收沼气,用来发电或供应燃气。在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方面,我国遵循了环境上无害性、经济上效益性和技术上可行性的原则,使固体废物资源化朝着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的方向发展,同时取得了初步成效。含铅危险固体废物的环保再生处理方法锡铅合金焊料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过程中广泛应用,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氧化产生大量的氧化渣。氧化渣的主要成分为锡铅氧化物,属于含铅危险固体废物,其无序排放物对人类和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为国家强制管理的危险固体废物范畴。原理处理废焊渣一般采用直接加热分离法,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回收率低,而且由于“铅烟”挥发直接进入大气,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已被禁止使用。本文采用液体覆盖还原技术,不仅有效地抑制了“铅烟”挥发,而且可将锡铅氧化物还原,使废焊渣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既保护了环境,有提高了资源的再生利用率,效果理想。采用加热和液体覆盖及还原技术不仅可使锡铅氧化物还原,由于其处理温度较低,不产生铅烟或其它有害气体。锡铅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为:PbOx+R=Pb+OR(1)SnOy+R=Sn+OR(2)式中:PbOx为铅氧化物,R为液体还原剂,Pb为还原铅,OR为氧化物,SnOy为锡氧化物,Sn为还原锡。在上面的再生处理工艺中,成功地采用了液体覆盖还原剂。这种还原剂为无毒的有机类材料,是可生物降解物质,其本身和氧化物对人类和环境无害。液体覆盖还原处理废焊料工艺,一方面,由于温度控制在240℃以下较低范围,远低于400℃以上铅烟产生的温度。另一方面,液体还原剂的表面覆盖也有效地抑制铅烟的逸出。这样,不仅有效地还原了焊渣中的铅锡氧化物,而且也有效地避免了残余物和铅烟对环境的污染。
14
2021-12
固体废物的危害有哪些?
固体废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固体废物不像废气、废水那样到处迁移和扩散,必须占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体废物侵占土地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堆积的工业固体废物有60亿吨,生活垃圾有5亿吨,预计每年有1000万吨固体废物无法处理而堆积在城郊或公路两旁,几万公顷的土地被它们侵吞。严重污染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使用带有碎砖瓦砾的“垃圾肥”,土壤就严重“渣化”;未经处理的有害废物在土壤中风化、淋溶后,就渗入土壤,杀死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蚀分解能力,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带有病菌、寄生虫卵的粪便施入农田,一些根茎类蔬菜、瓜果就把土壤中的病菌、寄生虫卵吸进或带入体内,人们食用后就会患病。水污染许多国家把大量的固体废物直接向江河湖海倾倒,不仅减少了水域面积,淤塞航道,而且污染水体,使水质下降。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有直接污染地表水,也有的下渗后污染了地下水。固体废物向大气飘散固体废物在收运、堆放过程中未作密封处理,有的经日晒、风吹、雨淋、焚化等作用,挥发了大量废气、粉尘;有的发酵分解后产生了有毒气体,向大气中飘散,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固体废物在城市里大量堆放而又处理不妥,不仅妨碍市容,而且有害城市卫生。城市堆放的生活垃圾,非常容易发酵腐化,产生恶臭,招引蚊蝇、老鼠等滋生繁衍,容易引起疾病传染;在城市下水道的污泥中,还含有几百种病菌和病毒。长期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毒物质潜伏期较长,会造成长期威胁。城市的清洁卫生文明,很大程度同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有关,尤其是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对固体废物不妥善处理,将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14
2021-12
简单介绍一下固体废物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固体废物一词中的“废”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从时间方面讲,它仅仅相对于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日趋枯竭,生物资源滞后于人类需求,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从空间角度讲,废物仅仅相对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一切方面都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过程的原料。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此外,固体废物还可分为有毒和无毒的两大类。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半固体废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公布)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物和危险废物。
14
2021-12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固体废弃物具有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呆滞性等特性,如不妥善处理,会造成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现状进行总结阐述,为选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提供借鉴,为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管理提供依据。引言:固体废物具有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呆滞性等特点,有些还具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在其产生排放处理的过程中会对水体、大气、土壤体系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对此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与法律标准,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比较滞后,还未建立起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分类、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等过程的综合管理体制。1、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人类活动中丧失原有使用价值或被抛弃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以及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包含在固体废物管理中的物品和物质。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很多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侵占土地:如果固体废物不能及时处理和处置,将占用大量土地,从而破坏地貌,植被,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2)污染土壤:如果固体废物处理不当,有害成分很容易通过地表径流入土壤,杀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从而导致土壤条件恶化。(3)污染水体:固体废物可通过自然降水、随风漂移等方式进入地表径流,从而进入河流和湖泊等水体,造成地表水污染。(4)破坏大气:有些固体废物由于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有些固体废物由于发酵而释放出大量易燃,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都会直接扩散到大气中并污染大气。(5)有毒有害:一些固体废物也可能造成特殊损坏,如燃烧,爆炸,接触中毒和腐蚀。(6)毒害人类:固体废物还可以通过植物和动物间接损害人类健康,例如食物链中的重金属污染。2、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2.1传统处理方法2.1.1土地填埋土地填埋法是在地面上建造经过特殊防渗透工艺处理的相对封闭的设施内贮存固体废弃物,防止其污染土壤或水体。土地填埋法的优点是处理量大、便于管理、成本低廉及适应性强,常用于经济不够发达而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但在填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重金属或其他环境污染物,填埋后产生的渗滤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2.1.2焚烧法焚烧法是使固体废物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水、二氧化碳与灰烬,经过净化后排入大气。焚烧法处理后,残余灰烬仅占原体积的5%,可以有效减小占地面积。而且焚烧可产生大量热,可用于发电和供暖等,多用于人口稠密、土地资源不足的区域。但对焚烧法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同时产生的飞灰中还存在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污染物,因此需要加装尾气处理装置。2.1.3好氧堆肥法好氧堆肥法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中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解,将有毒物质转变为无毒物质,最终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类腐殖质物质的方法。堆肥法常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产物可用于农业耕作中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优点是成本低、易操作,能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但堆肥过程中存在重金属的积累与富集,可能使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从长远角度看会带来不可忽视的环境风险。2.2新式处理方法2.2.1热解法热解法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进行加热蒸馏,使其高温裂解,冷凝后生成新的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并从中提取可燃气体、液态油、固体燃料的方法。热解法处理后残渣较少,可有效降低固体废弃物的体积,且由于反应条件为无氧或缺氧[1]。因此,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少,同时重金属、S等有毒元素被固定在炭黑等固体产物中,防止它们在环境中转移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2.2.2蚯蚓处理技术蚯蚓处理技术一般用于处理生活垃圾、农林废弃物与畜禽粪便。蚯蚓通过砂囊和消化道对有机物进行研磨、破碎,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同化代谢将有机物降解,另一方面可以释放出N、P、K等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蚯蚓处理技术的优点是环境影响小,对有机物消化彻底;使大量农业副产品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但它同时要考虑到如何选择喜好有机物质且耐高温的蚯蚓品种并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14
2021-12
固体废物有哪些特性
从固体废弃物与环境、资源、社会的关系分析,固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1)污染性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自身的污染性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二次污染性。固体废弃物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质难降解或难处理、固体废弃物排放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生成二次污染物,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视角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这说明固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2)资源性固体废物的资源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是资源开发利用的产物和固体废弃物自身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固体废弃物只是一定条件下才成为固体废弃物,当条件改变后,固体废弃物有可能重新具有使用价值,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因而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及经济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固体废弃物的经济价值不一定大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本,总体而言,固体废弃物是一类低品质、低经济价值资源。(3)社会性固体废弃物的社会性表现为固体废弃物产生、排放与处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是社会每个成员都产生与排放固体废弃物,二是固体废弃物产生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消耗,对社会产生影响,三是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处理处置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性影响他人的利益,即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活动主体的活动影响他人的利益。当损害他人利益时成为负外部性,当增大他人利益时称为正外部性。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其污染性具有负外部性,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具有正外部性),产生社会影响,这说明,无论是产生、排放还是处理,固体废弃物事务都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固体废弃物排放前属于私有品,排放后成为公共资源。(4)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固体废物一般具有某些工业原材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较废水、废气易收集、运输、加工处理,可回收利用。固体废物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5)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废物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级状态。一些有害气体或飘尘,通过治理,最终富集成为固体废物;废水中的一些有害溶质和悬浮物,通过治理,最终被分离出来成为污泥或残渣;一些含重金属的可燃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理,有害金属浓集于灰烬中。这些“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6)所含有害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大固态的危险废物具有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一般情况下进入水、气和土壤环境的释放速率很慢。土壤对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导致污染物的迁移速度比土壤水慢的多,大约为土壤水运移速度的1/(1~500)。(7)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其危害可能在数年以至数十年后才能发现,但是当发现造成污染时已造成难以挽救的灾难性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固体废物特别是危害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
Copyright © 2021 东莞市蓝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主营:废气处理工程、废水治理工程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